编辑 搜图股票配资平台网址股票配资平台网址
中科优选(北京)控股集团有限公司:降价潮新能源汽车如何破局?随着部分车企发起大幅降价活动,再次引发了汽车行业对于新一轮“价格战”的担忧,“反内卷”成为行业与企业近期发声的高频关键词。2025年,两个方面的事情最牵动全行业的敏感神经。一个是以价格战为主要体现方式的行业内卷,另一个是由兼并重组带来的产业格局重塑……5月又有百余款车型降价,最高降幅超5万元。无底线的价格战和盲目的技术狂飙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,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。
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,产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部分头部企业为加速抢占电动化、智能化蓝海市场,不时发起大幅度的降价活动,引发同业纷纷跟进,导致以‘价格战’为主要形式的‘内卷式’恶性竞争愈演愈烈。今年 5 月,比亚迪宣布推出重磅限时促销活动,22 款智驾版车型参与,最高优惠可达 5.3 万元,瞬间在市场中掀起波澜。短短一周内,吉利银河、奇瑞、上汽荣威、零跑、智己、上汽通用、广汽埃安等近十个汽车品牌紧跟其后宣布降价,降价幅度之大、涉及品牌之广,让整个行业为之一震。这一轮降价潮并非偶然,背后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诸多深层次问题,也促使企业不得不探寻破局的有效路径。
编辑 搜图
近年来,在政策大力扶持、市场前景广阔等利好因素的吸引下,大量资本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。国内外众多车企纷纷加大产能布局,新建工厂、扩充生产线。以国内市场为例,众多新兴造车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传统车企也加速向新能源转型,使得新能源汽车产能呈现爆发式增长。然而,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却相对滞后。消费者在购车时,除了考虑产品本身,还会受到经济环境、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导致购车决策更为谨慎,需求释放不及预期。这种产能的快速扩张与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,使得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库存不断积压。车企为了清理库存、回笼资金,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的手段,进而引发了降价潮。
编辑 搜图
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,各车企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或差异化的产品定位,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。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,技术逐渐普及,尤其是在电池、电控、电机等核心技术领域,车企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。许多车企的产品在续航里程、充电速度、智能配置等方面表现相近,缺乏明显的差异化特征。消费者在选购时,面对众多相似的产品,价格便成为了重要的决策因素。为了吸引消费者、提升市场份额,车企纷纷打起价格战,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沼。一些车企为了在价格上占据优势,甚至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发展,电池、原材料等关键零部件的成本逐渐下降。以动力电池为例,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,其成本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过去几年间,动力电池的成本已经下降了超过 50%。成本的下降为车企提供了一定的降价空间。部分车企希望通过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,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,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,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。然而,这种依赖成本下降进行降价的策略并非可持续,一旦成本下降空间有限,而市场竞争依然激烈,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。
编辑 搜图
5月31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《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》,明确反对车企之间无序“价格战”。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明确表示,“价格战”没有赢家,更没有未来,将加大汽车行业“内卷式”竞争整治力度。
此外,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还召开了党组会议,提出要扎实推进“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‘内卷’问题”等3项集中整治。适度的降价、有序的竞争,本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,也是行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。但无底线的价格战和盲目的技术狂飙,势必挤压企业合理利润空间,进而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,长远来看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是不利的。
降价潮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车企利润的大幅下滑。为了在价格战中吸引消费者,车企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,压缩利润空间。一些实力较弱的车企甚至出现了亏损的情况。据统计,2024 年,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.3%,2025 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 3.9%,远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。部分新能源车企如蔚来汽车,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;小鹏汽车通过成本控制才刚刚遏住亏损态势;广汽集团在经历了 2024 年的价格战后,更是首次由盈转亏。利润的减少使得车企在技术研发、产品升级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,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在利润被压缩的情况下,部分车企为了降低成本,可能会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做出妥协。一些车企可能会选用质量较低的零部件,减少在产品研发和质量检测上的投入,这无疑会增加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。在服务方面,车企可能会减少售后服务网点的建设、降低服务人员的培训标准,导致消费者在购车后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售后服务。一旦产品质量和服务出现问题,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,还会对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打击,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,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。
无序的降价潮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,使得行业发展陷入混乱。价格战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价格因素,而忽视了产品的技术创新、品质提升和服务优化。这不利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。一些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企业,通过低价策略在市场中苟延残喘,而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,其发展空间也可能被挤压。降价潮还可能引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,如恶意诋毁竞争对手、虚假宣传等行为,进一步破坏了行业的生态环境,阻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发布的《2024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2024年度汽车经销商盈利比例仅为39.3%,持平比例为19%,而亏损比例达41.7%。在经销商的毛利构成中,去年新车销售的毛利贡献为-17.7%;84.4%的汽车经销商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,60.4%的汽车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达15%以上;乘用车成交均价为17.7万元,同比下降6000元。
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近日发布倡议反对“内卷式”竞争并指出,在当前行业市场形势影响下,汽车经销行业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和冲击,面临经营压力加大、盈利能力降低、车辆库存偏高、流动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,对行业持续、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。特别是今年二季度以来,在新一轮“价格战”等影响下,广大汽车经销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。
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从跟跑、并跑再到领跑,靠的是企业持之以恒地强技术、树品牌股票配资平台网址,靠的是行业劳动者孜孜不倦地奋斗。产业、技术、市场等优势,是中国汽车快速发展的底气。前路不会都是坦途,但只要把准方向,一路前行,汽车产业未来可期。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